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習主席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這一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決心。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只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一)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決定力量。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取得事業的成功,新中國之所以能夠日臻強盛,靠的是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回望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無論是民族的統一,還是疆域的開拓,抑或是民族的振興,都是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產物。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我們黨之所以能不斷跨越一個個“雪山”“草地”,攻克無數“婁山關”“臘子口”,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靠的就是人民的衷心擁護、大力支持和不懈奮斗。尤其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推進改革開放,一項項改革破冰,一次次發展前行,都因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而擁有強大動力。中國人民始終是戰勝困難的根本保證,是成就事業的澎湃動力,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深厚根基。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五千年中華文明所體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標識。千百年來,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形成了獨特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并深深蘊藏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卓越成就之中,成為中國人民辛勤勞動、富于創造的實踐結晶。無論是“四大發明”、萬里長城,還是唐詩宋詞、史書典籍,都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無論是先秦諸子百家究天地之理、析人間之道的思想,還是歷代智者廣博深邃、充滿想象力和探索性的觀點,都是中國人民創造精神的偉大結晶。
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與五千年中華文明相伴隨、與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相印證、與屹立東方的中華兒女相映照的,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形成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成為中華民族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燈塔。
(二)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根本原因就在于黨來自人民、以人民為靠山、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自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人民立場與群眾觀點,從胸懷“人民夢想”到致力“人民幸福”,從踐行人民立場到堅守人民情懷,無不彰顯出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根基在人民。習主席強調,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政黨、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認識得如此深刻,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工作的理論發展得如此完備。“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勝利,究其根本,就在于黨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因為有人民之“源”,所以我們黨能夠永葆青春活力;因為有人民之“本”,所以我們黨終成參天大樹。
黨的血脈在人民。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這是唯物史觀得出的科學結論,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行動準則。黨性和人民性關系的本質,源自黨和人民的關系,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血脈在人民、與人民相通。“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兩者血脈相通、相互依賴、相互作用,是一個有機整體。中國共產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黨的力量在人民。黨是我們事業的領導力量。領導力本質是一種凝聚民心、匯聚民智、激發民力的能力,其作用大小關鍵在是否能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人民群眾的力量。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搞生產、謀發展、促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每一步,中國共產黨取得的每一個成就,都是黨同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都是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結果,人民群眾始終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始終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歷史反復證明,只有堅持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才能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才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強大力量,才能擁有砥礪前行的永續動力。
(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取得了“江山”,而要確保“江山永固、長治久安”,同樣要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初心系于人民,使命為了人民。我們黨的利益與人民利益是一致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奮進新時代,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毛澤東同志當年把共產黨人比作“種子”,把人民比作“土地”,“種子”要生根、開花、結果,一刻也離不開“土地”。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在于始終堅持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階段,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要繼續發揮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始終與人民團結奮斗。時代屬于人民,人民造就時代。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跡,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一切都源自黨和人民的團結奮斗。前進征程上,我們要繼續高舉團結的旗幟,真正同人民結合起來,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把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就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堅持同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自覺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堅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工作上團結群眾,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真心拜人民群眾為師,在學習人民中服務人民,在服務人民中凝聚力量,不斷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乘風破浪、揚帆遠航。